目前,国产机器人出海主要概括为两条路线:一是前往欧美、东亚等,二是前往拉美、东南亚等制造业发展迅速的市场。
其中,日本市场成为国内机器人群雄逐鹿的主要战场。究其原因,是劳动力的稀缺与老龄化的加速使得日本政府不得不加速机器人的普及和应用。当前,日本全国人口1.27亿中,平均每4个人就有1个超过65岁的老人。此外,一系列优惠政策,如特别折旧、减税、优惠贷款等给了国外机器人更多机会。
01鏖战日本市场
正在广州举办的第133届广交会上,机器人企业“出海”多次被提及,一些业内人士包括机器人企业负责人喊出了“出海是方向”的口号。
有企业表示,他们来参加广交会,就是奔着多和外国客商建立联系,以便开拓更为广阔的海外市场。
换言之,机器人“出海”已成为挖掘增量市场的最重要道路之一。
由于国产机器人的成本优势比较明显,也能够解决大部分制造业企业的智能化转型需求,一些海外企业选择采购国产机器人进行工厂智能化转型 。
海康机器人股份有限公司广州分公司机器视觉总监杨松武表示,“国产机器人企业更加贴近市场,具备开发成本低、响应速度快等先天优势,在性能、功能上实现差异化,激发增量市场,这是国产品牌差异化竞争的关键。”
不可否认,近年来我国机器人产业发展迅速,在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特种机器人上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问题也显而易见,同质化、价格战等人为制造的市场羁绊,也不利于行业的长期健康发展。
目前出现这种状况,是因为我国虽然是全球最大的机器人市场,但也没有庞大到可以让所有企业任意施为,满足不了众多机器人企业日渐增长的胃口。因此,在市场还没完全打开的情况下,挖掘更多真实的落地场景是最优先的选择。
有业内人士表示,海外的工厂、仓库、餐厅、酒店长期面临着员工流动性高、工资上涨的难题。因此,不少这样的企业主很愿意尝试各种机器人来实现自动化,他们都在认真考虑海外市场,海外劳动力短缺的形势远比国内严峻。
虽然业内人士给出的出海路线图面向全世界,但我们的近邻日本还是成为了国产机器人竞争最炙热的战场之一。
日本面临着严重的人口老龄化和劳动力短缺问题,对机器人需求较大。
此外,日本半导体、汽车、电子产品行业发达,对移动机器人的技术与服务,有着更高的要求。
日本被誉为“工业机器人王国”,无论在技术上还是应用上,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本土有发那科、安川电机、欧姆龙、OTC、爱普生等巨头。
即使这样,国内一些机器人企业还是迎难而上,很快在日本站稳脚跟。
不过,也有业内人士提醒,移动机器人“出海”看似表面风光,实则水很深,要面临当地政策、本土化团队塑造等多方面考验,并不是一脚迈出去,就踏上了康庄大道,稍有不慎,也会吞下翻船的苦果。
但不可否认,更多企业依然出海无悔,准备好在日本市场赤臂上阵,鏖战到底,早日建立属于自己的机器人王国。
02掘金服务/物流领域
国内机器人企业之所以有机会在日本市场掘金,和日本国内数字化自动化转型的大背景有关。
“把数字化当成民生一样重要”,已经成为日本全社会的共识。于是,拥有低成本、高效率和快速迭代优势的中国企业,迅速在日本市场造价高和人才不足的缝隙中成长起来,门槛高、难进入也被中国企业作为知难而上必须跨过的底线。
尤其是在服务、物流机器人领域,总体上日本机器人的商业化程度比较低,也存在比较刚性的需求,这就为中国厂商进入日本提供了商业机会。
03出海日本,需要注意什么?
高工移动机器人总结,如果你没有合作公司,也想出海一试,还不想踩坑,以下几点需要注意:
1、关于出海手续
这是出海前的的必备功课。
找一些有经验的团队,详细了解日本国内对于机器人行业的法律法规,将可能遇到的问题,都做好备案,以免一脚踩入,才发现是个陷阱,为时已晚。
要做好出海工作,安全是技术之外的最大掣肘。
2、关于产品定价
值得注意的是,日本的中小企业占了将近90%,整个日本市场非常理性,他们只是想找到性价比高的产品,服务自己的发展。如何在日本给产品定价,也是出海前就要解决的问题之一。
有调查报告显示,日本移动机器人的定价在每台200万日元左右,是大多数企业可以接受的价格。当然,这个仅作参考,具体还是以最新市场调研为准。
3、关于产品设计
日本市场不仅看重设计,还特别注重颜值。
日本人容易给人一种刻板、拘谨、严肃的表象。
然而,日本人却十分善于设计产品,大到一栋栋房子,小到文具,都能体现出设计师的聪明才智和极大的脑洞。
4、关于物流
货物出海,需要物流。
有一些问题也需要提前知晓,以免打包后再拆开。
如,电池和产品,有的仓库要分开。所以,在装货的时候,提前弄清楚终端客人使用的场景,想好整个步骤可能出现的问题。
04结语
如果说过去的机器人公司出海,是在内卷的国内市场之外,寻找为数不多的喘息机会,那么现在出海已成为标配。
这也预示着,机器人产业的“大航海时代”业已来临。
相信凭借性价比等优势,和国内市场磨砺出的强大的解决实际需求的能力,国产机器人企业必将在“日本海”加速航行,稳固立足这片海域,在服务当地企业的个性化需求上下功夫,深耕日系渠道,加速产品改进,快速提升服务,用成熟的产品和解决方案,获得足够的日本市场份额,为国产机器人拿回一个又一个漂亮的成绩单。